“这是我第一次来玉环,就是为了签约!大麦屿街道的前期服务太周到了,很多手续落地就办,真是高效!”
近日,在唐山航宇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搬迁暨软磁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完成落地协议签约现场,刚从河北唐山抵达玉环的企业负责人李建江,语气中满是惊喜与赞叹。
该项目准备在玉环成立浙江航宇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约5000万元,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及无人机高端电磁材料的研发生产。
李建江坦言,之所以最终选择落地大麦屿,是因为玉环营商环境非常好,还有各种奖补政策,而且大麦屿的优良港口也有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
这个从捕捉意向到成功签约、跨越千里的高效落地故事,成为大麦屿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最生动的开场白。
“航宇公司”的成功落户绝非偶然,它是大麦屿街道招商引资主动出击、服务前置的结果。当市投资促进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允平敏锐捕捉到李建江有意在南方设立公司筹备IPO上市的信息后,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即刻启动。大麦屿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波、党工委委员郑崇林带队,带着满满的诚意和定制方案,与李建江进行面对面的深度洽谈,力邀其将公司落地大麦屿街道。
在确定企业投资意向后,大麦屿街道迅速启动“全流程服务模式”,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化身企业的“前置管家”,将服务做在企业到来之前、需求产生之初。专班成员火力全开——遍寻辖区内合适的标准厂房资源,为企业解决生产的空间难题;高效代办营业执照、协调敲定公司注册地址,扫清落户的行政障碍;详细梳理银行开户流程及所需材料清单,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开户;主动协助完成一般纳税人资格申请,为后续经营铺路;贴心地为企业提前准备台州市“500精英计划”人才项目申报的前期材料……
这种“未曾谋面,服务已至”的超前模式,彻底颠覆了李建江对异地投资繁琐程序的传统认知。
当他初次踏上玉环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一堆待办的繁杂手续,而是即将落笔签约的圆满成果。高效、便捷的大麦屿速度,让他印象深刻。签约仪式上,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待7月底厂房顺利交付后,公司将立即启动装修工程,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航宇公司”的成功落地,不仅为大麦屿街道注入了面向未来的高端制造新动能,更如同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向外界有力传递着这片投资热土的卓越营商环境与无限潜力。
如果说“航宇公司”项目落地展现了大麦屿招引新锐的“磁力”,那么对本土标杆企业浙江飞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精准助力,则彰显了街道助力传统企业焕发新生的深厚内力。
“飞挺机械”曾以液压配件和工程机械配件产品立足市场,近年受国际市场波动与成本攀升双重压力,面临转型难题。转机出现在大麦屿街道助企员周煜的一次走访中。
周煜在深入企业辅导申报技改贴息政策的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到“飞挺机械”面临的转型焦虑。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政策宣讲层面,而是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现有产品体系、市场分布、技术水平等情况后,为其“量体裁衣”:立足现有皮带传动系统齿轮组优势,向电机技术攻坚;顺势切入电动助力自行车(E-bike)整车制造;未来延伸至电动轮椅等康养器械领域,实现从零部件供应商向整机制造商的华丽转身。
清晰的蓝图照亮转型之路。2020年,“飞挺机械”抓住全球E-bike市场机遇,攻克电动助力传动系统核心技术;2023年,实现电动助力自行车整车制造跨越,并洞察到康复轮椅市场机遇;2024年,推出适配国人的康复轮椅,斩获首批订单。精准转型与持续创新让这棵“老树”重焕生机,2024年,企业产值止跌企稳,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9.37%。
“飞挺机械”的“蝶变”新生,是大麦屿街道精准把脉企业痛点、提供切实可行转型方案、助力本土企业逆境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板,有力印证了优质营商环境对于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支撑作用。
“从申报政策解读到材料准备,大麦屿街道全程‘陪跑’,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浙江康华眼镜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克胡难掩喜悦之情。这家不久前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的眼镜制造企业,正是大麦屿街道“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全程代办”精准服务的最佳实践样本。
2023年底,大麦屿街道工贸办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康华眼镜”在计划申报2024年省级数字化车间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对申报政策理解不透彻,二是车间设备联网率未达省级标准,三是对申报流程不熟悉。针对这些问题,该街道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联合第三方智能制造服务商进驻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诊断。
经全面评估,服务团队发现企业虽已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较高,但车间设备联网率仅35%,距离省级要求的60%联网率的硬指标存在明显差距。针对这一短板,大麦屿街道积极协调云服务商为企业量身打造工业物联网平台,打通ERP、PLC等系统数据链,将数据互联覆盖率提升至65%,扫清了申报的技术障碍。
在政策服务方面,大麦屿街道创新推出“政策计算器”智能匹配工具,并组织专业培训团队,对照《数字化车间申报书》模板进行“手把手”指导。此外,还组织企业参观辖区省级智能工厂——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学习生产资源集中管控经验和仓储资源共享经验,全方位提升申报质量。
今年年初,“康华眼镜”成功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成为辖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通过搭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场景,企业实现研发、制造、管理全流程数字化覆盖,生产效率提升35%,产品不良率降至0.12%,年节约成本200万元。
这一成功案例在大麦屿街道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大麦屿街道总结经验,编制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车间培育操作手册》,形成“诊断-改造-申报-推广”的完整服务闭环。“康华眼镜”的转型故事,生动诠释了大麦屿街道以专业化、精准化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理念,为传统制造业迈向“智造”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航宇公司”“未曾谋面”安心落地、“飞挺机械”“老树新枝”逆势飞扬、“康华眼镜”“数字赋能”标杆引领——三个故事共同勾勒出大麦屿优化营商环境、构筑区域竞争力的立体图景。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用脚投票’是最真实、最有分量的评价。”张波表示,“我们将以企业需求为第一信号,持续优化服务机制,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大麦屿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